“你相信光吗?”高中生在宿舍高喊奥特曼台词被劝退……

  • A+
所属分类:未分类

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张殿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评论、@新华网。com【/br/】近日,山西运城多名高中生在宿舍内高喊“你还相信光吗”等“奥特曼”台词,被学校开除。学校还发布了奖励公告,鼓励人们举报。

2月2日,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育科技局通报,针对此事,现经调查核实:河东一中对大喊奥特曼台词的学生处理与学生违纪事实明显失当,处理程序不严谨、方式简单粗暴,措辞不当,没有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理念陈旧、治理能力不足,与新的教育惩戒理念和评价方式不相符。
对河东一中给予以下处理:①给予河东一中警告处理,取消本年度内评优评先资格。②对河东一中高中部校长秦建伟全区通报批评,并做出深刻书面检查。③责令学校对分管政教副校长王金旗、政教主任张锋进行批评教育,对该事件主要责任人政教副主任兼公寓办负责人乔武宁进行批评教育并调整工作岗位。④盐湖区教科局与河东一中组成联合家访组,对三名学生进行家访,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改进管理工作。⑤责令河东一中对照教育部相关法律法规,修正完善校纪校规,尤其是《学生量化考核规定》。

此前报道:河东一中发布致歉信
1月29日,“河东一中高中部”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信称,当时公寓办一名工作人员在黑板上写出了对三名带头起哄学生做出“劝退”处理的通知,并同时告知学生家长并不是真的劝退孩子,只是让学生回家反省,深刻反省他们的错误,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目前,三名学生已解除反省,根据学习进度安排,一名高三学生已返校参加考试,另外两名高一、二学生已正常放假。

新华社:如此教育理念让人不安
30日,“新华每日电讯”公众号发表评论:无论是因为喊叫小事劝退学生,还是公开悬赏鼓励学生举报同学,都折射了一种让人不安的教育理念。

学校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但要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劝退处理是一种很严重的惩戒,对在宿舍喊叫的学生祭出这个“大杀器”,明显失当。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过于严苛的责罚不仅难以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无法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
人民日报:什么才是教育惩戒的正确方式
学生犯了错,应不应该管?答案是显然的。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处分的权利,教育部前不久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也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教育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改过自新。从这一角度来看,学生大喊奥特曼台词就做出劝退处理,惩戒方式与过错程度不相适应;上课“抹护手霜”“梳头”“坐姿不端”等就在网上公开点名通报,可能伤害学生的尊严;动辄劝退、开除,则让学生失去自我反省、改过向上的机会。学生犯了错,一罚了之固然轻易,然而,教育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学生是否心服口服,可能要打个问号。
事实上,有关教育惩戒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要求,中央出台了明确规定,各地也有具体的办法。比如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再比如,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等惩戒措施。作为教育的管理者、从业者,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在规则框架的范围之内,依法运用好惩戒的权利。对学生犯错误行为,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肆意妄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惩戒只是手段,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才是目的。矫枉过正的教育惩戒,实际上背离了教育应该坚持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也体现了少数学校和教师在日常管理上思路单一、方法简单,在对待学生中耐心不够、引导不足。比如说学生们在宿舍喊“你还相信光吗”等《奥特曼》台词,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纠正学生课堂上的小动作,除了通报批评是否有更加

“你相信光吗?”高中生在宿舍高喊奥特曼台词被劝退……

人性化的办法?这些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基于关爱学生的宗旨、注重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动辄以劝退、通报来施加压力。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