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湖边每天来回走着十五棵紫薇树。这个湖不大。十五棵紫薇树溜走,走到尽头。但是我很满意——水的柔软,树的翠绿,花的妩媚,风的清澈,这些我都很喜欢。五月下半月之前,紫薇开花。每次在湖边散步,都要一直挨着湖的栏杆,静静地看着花,看着被五月的风吹起的湖的微澜。紫薇的紫丁香花瓣好像被剪成了裙子,比蝴蝶翅膀还轻,还软。微风一吹,就从树枝上一个一个落下来。像一只醉醺醺的蝴蝶,一半飞一半落。它轻盈而优雅,像它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每天捡几朵花带回家,放在清水里,让它们活的香香的。
北方紫薇还没开。我觉得,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花草。
朋友好久没写了。看到以前没见过的生词,就点了一会,静静地看。当时是中午,窗外的天空是蓝色的。我起身走到窗前,仰起脸,眼泪却掉了下来。有些话就是这样。它的好与结构、修辞、技巧无关。但是很容易触动你内心的柔软。这种善是最纯粹最深刻的一种写法。嗯,人们经常读到眼泪溢出眼眶。
那天看了《白马啸西风》里的伤心句,又想起了一句:“,很好,但是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我觉得好的。朋友说:巴金小说里的一些细节可能比巴金本人记得更清楚。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记得小时候你写过院子里的两个石榴,一个有一个很漂亮的果子,但是里面的石榴心是酸的,而另一个的心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里面的石榴心是甜的。……读书一直很挑剔,所以书读的不多。无论你喜欢什么,你总是不知疲倦。朋友的字,在一起,不是一本厚书,读了近两年,还在读。没有他,我读“就像故人归来”,也读中国入世的温暖超过了尘心的宁静。当然,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好,你可能觉得不好。如果那种风景不是你曾经在红尘中攀登过的东西,你从来没有担心过,没有享受过,你怎么知道那种细微的喜与悲的来源和路线,怎么知道它的美好?
“文字是案件的风景,心若田园诗一般,会诉诸笔端。……和你的文笔一样,简洁、灵动、深情、不做作。像一朵花,没有娇嫩的颜色,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2012年10月19日朋友第一次在空间留言板留言。那时候我们还不是朋友。我回复了——朋友对写作的看法。虽然紫菱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但他知道它的纹理。那时候我一直期待有一天能读到朋友的话。实现这个愿望已经一年了。一年后,朋友来找我说,——“从来没有给你开拓过空间,就像不还书的人一样。……”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匆匆,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心版上的流光,似乎相识多年,度过了许多安静温暖的旧时光。“是一种阳光过后的纯棉保暖”,而这正是我的感受。
朋友说一个春天不读书不写字。植被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我都没注意,心里难过。我想到的世俗烦恼比这句话多很多。然而,那些曾经如此热爱植物和书籍的人,却放弃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爱。稍微想一想,心里就会生出隐晦的担忧,担心其间有什么变化。嗯,如果你是这样的好朋友,你会关心一些不像以前的事情。我一直希望岁月永远是平静的,人永远是好的。
我的朋友说:“紫菱,如果你出版一部作品集,让我写序言,你就能写出你的真情”。那么,就这么定了。到时候我给你发一份作为回报,作为回报,你也给我发你的……。那就继续写吧,就算以后留下我做纪念。慢慢写,直到需要戴老花镜阅读。因为,“青春终究会腐朽。世界将会腐烂。命运带我们去了哪里,我们无法确定。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过程记录下来,回头看看,让自己在生命被岁月磨掉之后,重新活在文字里。”而这张唱片也是灵魂的慢低控诉。正如你的朋友曾经说过的,“对这种生活状况的缓慢的抱怨——并不粘腻、自卑、谦逊。也许,就是坐在小溪边,照耀着这个世界上喧闹的生活/[
当然,很多愿望可能实现不了,但在茫茫的世界和风雨飘摇的江湖之后,心里有一些清澈如春的希望就好了。就像种花,不一定能等到花开。但心里摇曳着一朵期待之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写作的人通常是挑剔的读者。遇到好的作家,安静的作家,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这是我朋友两年前第一次见我时告诉我的。遇到一个人,可以一见钟情。遇到话可以一拍即合。那是一样的,真的应验了那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是的,久别重逢。
有些人知道,即使不说话,也能互相理解。这是文字上的理解。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种理解比文字上的理解更深刻,更细致入微。因为在文字的背后,往往有细微的思想和想法,悲欢离合,这些才是通往灵魂最可靠的方式。有的相遇,因为知道,所以一直默默的感激和珍惜——像纯棉一样安静温暖。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是在长途汽车上写的。我喜欢在路上看书写字。如果有一天,你在一辆不知名的公交车上遇到一个正在用笔和纸写字的人,这样的人应该不多。也许你看到的人就是我。
写完了,后来就黑了。看着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外挂着一轮大月亮。黄色的圆圈几乎触及到了远处的群山。又想起《白马啸西风》里的话:
“都很好,但是我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我觉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