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 小说全文/

  • A+
所属分类:都市文学

大晋顺和二年三月,会试中选者于观文殿进行殿试。

宋羡坐在御座上,翻看翰林学士呈上来的试卷。

翰林学士们站在旁边等候,他们侍奉的这位天家,是少有的聪颖,平日里无论是议事还是批改奏章速度都极快,中书门下的官员跟在旁边,不敢有半点的分神。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天家始终没有将状元点出来。

翰林学士们的心越来越没底,难道皇上对他们选出来的试卷不认同?可那几张试卷的确是出类拔萃啊,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翰林学士们眼神交汇,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就算是他们选错了,现在也不能更改,只有等待。

想到这里,他们又将目光瞥向从前的尹知府,现在的副相身上。

尹相倒是神情平静,仿佛对眼前的情形有几分把握。

翰林学士们稍稍安心,尹相只要能顶得住,就不会是什么大事。

大晋宰相的官位给了东篱先生,但东篱先生年纪大了,政务都交给尹相担着。所以尹相是眼下经常入宫与皇上议事之人,对皇上脾性最为了解,凡事问尹相一准没错。

尹相趁着众人不注意,有意无意地看了几眼殿中的考生,新朝第一个

傍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 小说全文/

新科状元应该已经有了。

宋羡翻看着面前的试卷,眼睛盯着其中一张,上面字体方正、端雅、大小一致,让人一眼看去就赏心悦目,走笔千言,引经据典,辨理精微,更有许多点睛之句,不急不躁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仔细阅卷之后,定会觉得这一张就是状元卷。。

傍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羡微微眯起眼睛,虽然试卷还没开封,看不到书写人的姓名,但那试卷上的字格外的……刺眼,那一笔一划……他一眼就瞧了出来,是出自谁的手笔。

宋羡心底冷哼出声,这都多少年了,还阴魂不散。

前世时,这人的文章和手札,良辰没少看,他抄写的医书,良辰都背了下来,甚至因为看得多了,连写出的字也与他有相像之处。

今生时,这人又送去陈家村基本抄好的医书,被他抓了个正着。

宋羡抬起眼睛,看向站在芸芸考生中的苏怀清。

前朝时他不入仕,等到新朝头一年恩科就来凑热闹。

宋羡松开眉头,提起了御笔,点了状元、榜眼、探花。

翰林院学士松口气,躬身上前取了文书,在大殿上站定,报出了状元的名讳:顺和二年恩科,头名状元……

消息传到了内宫。

谢良辰正在看新做出来的纺车,女官道:“娘娘,您猜恩科的状元郎是谁?”

谢良辰几乎没有思量就道:“苏怀清?”

女官笑容更深了些:“您是怎么猜的?”

谢良辰道:“你让我猜,就只能是苏怀清,我认识的人之中,苏怀清最有可能状元及第。”

谢良辰说完转头去看女官:“所以猜对了没有?”

女官点头:“今年的新科状元郎就是苏怀清。”

谢良辰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没有继续问这桩事,转头吩咐将作监:“继续试用吧,本宫在旁边看着。”

殿试之后,宫中赐宴。

穿着状元服的苏怀清站在最前面,带着所有考生谢恩。

一甲三人立即被授职,一时风光无限。

皇上的赏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这新朝第一年恩科,拔擢出不少的良才,为这次阅卷的翰林院几位学士也跟着脸上有光。

“都是青年俊才啊!”众人不禁感叹。

坐在主位上的宋羡这时候开口道:“诸位爱卿日后要好生为国效力。”

众人忙起身谢恩。

宋羡接着道:“报国在前,但也要顾着家中,寒窗苦读多年,才有今日的金榜题名,朕知晓你们的辛苦。上任之前,先回去安抚好家里,若有大事只管处置,一甲之中,若逢婚娶,朕再为你们添一份贺礼。”

众人再次行礼。

宋羡说完话站起身,带着人离开。

翰林院学士琢磨了半晌,忍不住上前去问尹相:“相爷,我不太明白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一甲三人中有人成亲,朝廷再给一份赏赐,那这是特例,还是日后都如此?”

他们这位皇上,从来不管这些。不但如此,皇上还十分不喜两家攀亲早早定婚约,听说新朝有人为了稳固势力如此作为,还亲口训斥了一番。

今日怎么好像……管得有些多。

尹相道:“自然是特例,大约皇上觉得这是新朝第一次恩科刚好添个彩头。”

其实是新科状元曾与皇后娘娘有过婚约,而这位状元郎到现在还没有成亲,委实太过碍眼。

唉,尹相心中感叹,他们的皇帝文韬武略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嗜酸……不过这话,他不能明说也就是了,到底能不能领会其中的真意,就要看各人的悟性。

……

谢良辰与将作监的人看过纺车之后才回到寝宫。

女官上前禀告:“皇上过来了。”

谢良辰点点头,梳洗了一番,这才去寻宋羡。

宋羡正在书房中写字。

常同快步走出来向谢良辰低声道:“皇上从前朝回来就一直在写字。”

谢良辰道:“写了些什么?”

常同道:“都是些诗词。”

这应该是喆哥儿每天做的事,怎么每天政务缠身的宋羡,有心思练字?

谢良辰走进屋看着那厚厚的一摞纸笺,将今天发生的事回想了一遍,大约知晓了缘由。

其实宋羡的心思很好猜,他如此八成都与她有关。

今日唯一与她能搭上边的,只有苏怀清了。

唉,真是陈年旧醋。

“夫君。”

宋羡听到谢良辰软绵绵的声音,差点就要放下手里的笔。

好不容易他才稳住心神,继续写下去。

“这是在做什么?”谢良辰走近几步,拿起一张纸笺来看。

宋羡道:“练字。”她的字有些地方像苏怀清,肯定是觉得苏怀清的字好看,于是才会不自觉地仿了来。

谢良辰笑道:“不用练,这么好的字为何还要练?”

宋羡道:“你觉得好?”

谢良辰点头:“看过那么多字,就夫君的字写的最好,夫君若是有时间,帮我抄一册药材图,我留着慢慢瞧。”

笔终于被放下,那双手臂将她的腰身搂住,垂着头在她耳边道:“真想要?”

谢良辰颔首。

“好,”宋羡道,“明日就帮你写。”

谢良辰刚刚松口气,身体一轻,被宋羡抱了起来。

“方才你唤我什么?”宋羡道,“再喊来听听,许久没听到过了。”

谢良辰依偎在宋羡怀里低声道:“夫君。”

……

第二天朝会上,朝臣们都听说了一件事,新科状元家的门都要被媒人踏破了。

上一章没决定是要继续更几章正文,还是都更为番外。

想了想,因为时间跨度的问题,还是更番外好。

所以后面的许多剧情都放在番外啦,大家想要看谁的番外,还可以这里给教主留言。

喜欢喜遇良辰请大家收藏:

镇州往京城的路上。

陈老太太坐在马车里向外张望,怀中是安静的宋明喆。

一阵风吹来,一阵阵花香入鼻。

小喆哥儿微张着嘴,一双大大的眼睛里是不停变化的景致。

杨姝音生怕陈老太太累着,伸手想要接过喆哥儿,喆哥儿却不肯忙将小脸埋在了陈老太太的怀里,仿佛这样旁人就抱不走他。

“就让喆哥儿在这里吧,”陈老太太笑着道,“有喆哥儿陪着,我这一路也有个事做。”

杨姝音道:“喆哥儿再小抱久了也累。”

“不累,”陈老太太拉住喆哥儿的手,“别说现在,就算喆哥儿再长一两岁,我也抱得动。”

旁边的高氏道:“也是怪了,喆哥儿在大伯娘怀里就不闹,不止是喆哥儿,咱们村中的孩子都与大伯娘好。”

陈老太太不禁又笑:“那是在接回良辰之前,现在个个都喜欢他们辰阿姐。”

高氏想了想:“以后是不是就不能这么叫了?”良辰就要做皇后了,哪里还能这样称呼,按照……礼数说……那是大不敬。

高氏真担忧陈家村的孩子们没轻没重。

别说孩子们,她也是一样,跟着大伯娘和郡主一同进京,她居然也做上了大马车,坐在软垫上,她还琢磨,自己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吧?

要是早几年有人告诉她,她将来不但能吃饱穿暖有银钱花,还能坐上大马车,让人护着一路上京去,她一定会觉得那人是骗子,想要骗走她手里的米糠。。

“不过,”高氏凑到陈老太太耳边,“大伯娘有一点说的不准,您说良辰是夫人命,哪里是夫人命,是皇后命啊。”

陈老太太跟着高氏笑起来。

杨姝音嘴角扬起,不管是什么命,日后能安安稳稳的就好。

马车外的男人们都骑马跟随。

黑蛋骑在马背上,看起来比陈子庚还要高上一些,他瞧着这长长的队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前都是他羡慕别人,如今可是别人羡慕他了。

“子庚,”黑蛋道,“这次你们进京就不准备走了吧?”

陈子庚点点头:“我跟着祖母、姑父、姑母和两位先生要在京城住些日子。”

黑蛋眼睛一亮:“这么说日后京城也有咱们陈家村落脚之处了,我们也能常来常往。”

陈子庚一笑,

傍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 小说全文/

难得黑蛋到现在才想明白,大家好像还没有从姐夫要登基,姐姐做皇后的消息中回过神。

也难怪黑蛋会这样,就连他也是一样。

听说他们要上京去,不少人前来相送,从镇州到赵州、邢州一路,有村民有百姓,还有卖过北方货物的商贾。

路上还有孩童边跟着他们走,边背药材口诀。

陈子庚还瞧见了有人戴着陈家村第一年做的毛毡帽子,那帽子与他那顶一模一样。

这一路的走,看到来相送的人,和他们卖的那些物什,就像是一点点地回顾这些年似的。

马车到了京外,宋羡和谢良辰都来相迎。

陈老太太将喆哥儿交给宋羡,本来睡着的小喆哥儿,一下子醒过来,睁开眼睛先是看到刺眼的阳光,然后瞧见了父亲的脸。

他立即咿咿呀呀地欢喜起来。

周围的官员和百姓瞧见这一幕,只觉得这位新皇帝与从前的仿佛有些不同,虽然身上有让人不容忽视的威仪,却也有种温和,让人敬畏又觉得亲切。

[标签:傍午的意思是什么时候p标签]四月二十六日,宋羡登基,封嫡妻谢氏为后,改国号晋,年号顺和,封赏功臣,恩泽百姓。

宋羡和谢良辰一起坐在大殿里,第一次受朝臣参拜。

礼数过后,宋羡和谢良辰一起走入内宫。

宋羡迎娶谢良辰是二月二十六日,如果按他的心意,最好明年二月二十六再登基入宫,不过为了稳住局势,也只好放弃这个思量。

宫中经过了一番修葺,关闭了些宫门,前朝末帝和徐氏没有入大齐的皇陵,而是在皇陵旁寻了一个角落入葬。宫里杜正等七个中官在末帝驾崩当日殉主,这些人就葬在了末帝身边。

宫里还剩下一些太妃,也都妥善安置好了,让她们带走了自己的银钱、物什,新朝还给了些赏赐,供她们养老。

这么一来,宫中人就去了大半。

不过内宫就只有一位皇后娘娘,内侍、宫人还是太多,宋羡又让人拟了单子,放走了一大批宫人,从宋家选了一些信得过的人,在谢良辰身边侍奉。

谢良辰这一路很少见内侍,宋羡不喜欢中官、内侍这些人,想来本朝应该不会再选内侍入宫。

宋羡拉住谢良辰的手:“是不是觉得冷清了些?”

谢良辰挣脱两下,没能“脱身”,只能让宋羡就这样拉扯着:“新朝新气象,我觉得挺好的。”

宋羡和她私底下还似从前一样说话,总觉得若是加了一些称呼,就生疏了许多,反正宋羡也从不在意这些。

宋羡低声道:“可以多选一些女官,到时候也就能热闹起来。”

谢良辰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之前带着女眷们画药材图,如今更能伸展手脚,不怕这宫中的地方太大。

陈家村还不是扩了又扩,人越来越多。

谢良辰不禁一笑:“就不怕被人非议,说我将宫中管得不成样子?”

“不怕,”宋羡拇指摩挲着谢良辰的手背,“我们走到今日,就是想做些想做、该做的事。”

若是让她被束缚,他何必来取这帝位?

要做自己,而非别人眼中的自己。

谢良辰望着宋羡,宋羡眼睛中的一切,远比她瞧见的要更加明亮。

“还记得你第一次进宫时的情形吗?”宋羡看向藏书阁的方向。

谢良辰颔首。

宋羡道:“那时候我在宫外,心急如焚,担忧你,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能护你周全,那时候我就发誓,下一次绝不会如此。”

“日后,你身处之地,目之所及,再也不会有人窥觑之徒。”

宋羡说着拉起谢良辰的手,落下珍视地一吻。

嘴唇上的温度,仿佛一下子印在了谢良辰心间,她的眼睛不禁一烫,眼前一阵模糊。

“阿姐,”宋羡道,“接下来,你带着我走吧,去哪里都好。”

谢良辰笑着点头:“好。”她紧扣住了他的手指,拉着他继续往前。

前路一片光亮。

喜欢喜遇良辰请大家收藏: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