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幸福不是某种物质,而是一种心理觉得,是满足的觉得,所以也能够称为幸福感。
既然是觉得,各人就会有各样不同的觉得,就像把一双鞋让不同的人来穿,有人觉得完整舒适,有人觉得肥有人觉得瘦,有人觉得硬有人觉得丑。
同样,有人觉得有钱是幸福,有人觉得有爱才是幸福,有人觉得干一番大事业是幸福,有人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幸福。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幸福感的取向就不同,以至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取向也不同。所以我们对幸福感不用强加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了。只需不是把幸福树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都无可厚非。
幸福感固然不是物质,但却和物质密不可分。假如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身体又冷又饿,心里怎样会觉得幸福呢?
物质匮乏时,人当然不会觉得幸福。但物质丰厚了,人也不一定就觉得幸福,这是很有趣的一种现象。
老虎吃饱了,就会躺在树荫下睡觉休息,即便眼前有羊群走过,它也不去起身去追。小鸟搭好了一个窝,就快乐地站在枝头唱歌,不会去抢占其他同类的窝。
而人不同,人即便吃饱了,还总想把各样美味都尝一尝;穿暖了还要穿得美,要有视觉上的享用;住得遮风挡雨还不行,还要宽大亮堂温馨;人类比动物有更多更高的追求,这种追求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好的。
我们追求物质进步的本意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幸福感。但可惜的是,如今有些人追来追去把物质追到了,却把幸福感追没了。
幸福感是怎样丧失的呢?是在攀比和贪婪中丧失的。
本人原本有60平米的房子住,也曾经很满足很幸福,但一看到他人有花园别墅,就动了攀比心,“他有我怎样没有呢?”于是屡屡回到本人60平米的小窝时就再也没有幸福感了。
人有追求是好事,但假如是由于攀比而追求,那一定是越追越累。由于山外有山,总有人比你更好,比来比去哪里是头呢?
假如我们放下攀比和贪婪,把目的定位在幸福感上,那么我们努力越多得到的幸福感也越大。
放下攀比和贪婪容易吗?对有些人来说容易,对有些人来说很难,所以一个人能否幸福,最终还是取决于他的醒悟和选择。这与上帝的话完整吻合:“规律就摆在那里,你来选择吧!”
愿天下酷爱生命的人都有幸福!